茶的沖泡法
置茶量
小壺茶的置茶量依茶葉外形鬆緊而定,非常膨鬆的茶,如清茶、白毫烏龍等,放七、八分滿,較緊結的茶,如揉成球狀的烏龍茶、條形肥大且帶絨毛的白毫銀針、纖細膨鬆的綠茶等,放1/4壺;非常密實的茶,如劍片狀的龍井、煎茶、針狀的工夫紅茶、玉露眉茶、球狀的珠狀的珠茶、等,放1/5壺。
浸泡時間
浸泡的時間是隨「置茶量」而定的,茶葉放得多,浸泡的時間要短,茶葉放得少,時間就要拉長。可以沖泡的次數也跟著變化,浸泡的時間短,可以多泡幾次,浸泡的時間長,可以沖泡的次數一定減少。
時間掌控制因素
第一泡大約浸泡一分鐘可以得出適當的濃度,第二道以後要看茶葉舒展狀況與品質特性增減時間,以下是幾項考慮的因素:
- 揉捻成捲曲狀的茶,第二、三道才完全舒展開來,所以浸泡時間往往需要縮短,第四道以後才後逐漸增加浸泡的時間。
- 揉捻輕發酵少的,茶可溶物釋出的速度很快,所以第三道以後濃度增加已趨緩慢,必須增加更多的時間。
- 重萎凋輕發酵的白茶類,如白毫銀針、白牡丹,可溶物釋出緩慢,浸泡時間應延長得更多。
- 細碎茶葉可溶物釋出很快,前面數道時間宜短,往後各道的時間應增加得更多。
- 重焙火茶可溶物釋出的速度較同類型茶之輕焙火者為快,故前面數道時間宜短,往後愈多道應增加愈多的時間。
緊壓茶的時間控制
普洱茶、沱茶等之緊壓茶應視剝碎程度與壓緊程度調整浸泡時間:細碎多者參考上條(D)款;緊壓程度低者參考上條(A)款;緊壓程度高者,茶葉因浸泡才逐漸鬆散,所以時間宜長,並依舒展速度調整之。
間隔時間的影響
將茶湯倒出後,若相隔時間長,下一道浸泡的時間應斟量縮短,若屬二、三道茶,可溶物釋出量正旺,縮短的程度還要加大。例如緊揉成球狀的高級烏龍茶,若第一道浸泡一分鐘即得所需濃度,第二道,幾乎無須等待,沖完水,蓋上壺蓋,就可以將茶湯倒出。前一道茶湯未完全倒乾,留下來的茶湯也會影響下一道茶的濃度。
濃度穩定度
練習時可每一道留下一杯茶湯,檢測自己一壺茶泡了四道、五道以後,茶湯濃度是否控制得穩定。後面幾道茶湯顏色微微加深是正常的現象,若是同樣的湯色滋味反而會顯得不足。
浸泡時間
第一道浸泡的時間最好能在一分鐘以上,因為茶葉各種可溶於水的成分比較有機會釋出,這樣得出的茶湯比較代表該種茶的品質,如果時間太短,如三、四十秒,可能只有部分的物質溶出,二、三道茶以後,茶葉已被泡開,較無此顧慮。
計時法
控制茶葉浸泡的時間,可以使用向前讀秒的計時器,也顯得太不可愛了。泡茶還是要用心,時鐘只是輔助的工具。
水溫的需求
沖泡不同類型的茶需要不同的水溫:
- 低溫(70℃~80℃):
用以沖泡龍井、碧螺春、煎茶等帶嫩芽的綠茶類與霍山黃芽、君山銀針等黃茶類。 - 中溫(80℃~90℃):
用以沖泡白毫烏龍等帶嫩芽的烏龍茶,瓜片等採開面葉的綠茶。 - 高溫(90℃~100℃):
用以沖泡採開面葉為主的烏龍茶,如包種、凍頂、鐵觀音、水仙、武夷岩,茶紅茶等,以及後發酵普洱茶。這兩類中,偏嫩採者,水溫要低,偏成熟者,水溫要高。上述烏龍茶之焙火高者,水溫要高,焙火輕者,水溫要低。
水溫與茶湯
從口感上,茶性表現的差異:
如綠茶用太高溫的水沖泡,茶湯應有的鮮活感覺會降低;白毫烏龍用太高溫的水沖泡,茶湯應有的嬌艷陰柔感覺會消失;鐵觀音、水仙如用太低溫的水沖泡,香氣不揚、應有的陽剛風格表現不出來。
如綠茶用太高溫的水沖泡,茶湯應有的鮮活感覺會降低;白毫烏龍用太高溫的水沖泡,茶湯應有的嬌艷陰柔感覺會消失;鐵觀音、水仙如用太低溫的水沖泡,香氣不揚、應有的陽剛風格表現不出來。
可溶物釋出率與釋出速度的差異:
水溫高,釋出率與速度都會增高,反之則減少。這個因素影響了茶湯濃度的控制,也就是等量的茶水比例,水溫高,達到所需濃度的時間短,水溫低,所需時間長。
水溫高,釋出率與速度都會增高,反之則減少。這個因素影響了茶湯濃度的控制,也就是等量的茶水比例,水溫高,達到所需濃度的時間短,水溫低,所需時間長。
苦澀味強弱的控制:
水溫高,苦澀味會加強,水溫低,苦澀味會減弱。所以苦味太強的茶,可降低水溫改善之,澀味太強的茶,除水溫外,浸泡的時間也要縮短;為達所需的濃度,前者就必須增加茶量,或延長時間,後者就必須增加茶量。
水溫高,苦澀味會加強,水溫低,苦澀味會減弱。所以苦味太強的茶,可降低水溫改善之,澀味太強的茶,除水溫外,浸泡的時間也要縮短;為達所需的濃度,前者就必須增加茶量,或延長時間,後者就必須增加茶量。
水需燒開嗎?
泡茶水溫的調整是先燒到沸騰再降低到所需的溫度?或是需要多高的水溫就燒到所需溫度即可?這要看水質是否需要殺菌,因為水開滾太久,水中氣體含量會降低,不但口感的活性減弱,也不利茶香氣的揮發,這就是所謂水不可燒老的道理。
影響水溫的因素
溫壺與否:
置茶入壺前是否將壺用熱水燙過,會影響泡茶用水的溫度,熱水倒入未加溫熱過的茶壺,水溫將降低5度左右。所以若不實施「溫壺」,水溫必須提高些或浸泡的時間延長些。
置茶入壺前是否將壺用熱水燙過,會影響泡茶用水的溫度,熱水倒入未加溫熱過的茶壺,水溫將降低5度左右。所以若不實施「溫壺」,水溫必須提高些或浸泡的時間延長些。
溫潤泡與否:
所謂溫潤就是第一次沖水後馬上倒掉,然後再沖泡第一道(不一定要實施),這時茶葉吸收了熱度與溫度,再次沖泡時,可溶物釋出的速度一定加快,所以實施溫潤泡的第一道茶,浸泡時間要縮短。
所謂溫潤就是第一次沖水後馬上倒掉,然後再沖泡第一道(不一定要實施),這時茶葉吸收了熱度與溫度,再次沖泡時,可溶物釋出的速度一定加快,所以實施溫潤泡的第一道茶,浸泡時間要縮短。
水質與茶湯
礦物質含量:
礦物質含量太多,一般稱為硬度高,泡出的茶湯顏色偏暗、香氣不顯、口感清爽度降低,不適宜泡茶。礦物質含量低者,一般稱為軟水,容易將茶的本質表現,是適宜泡茶的用水。但礦物質完全沒有的純水,口感不佳,也不是泡茶品飲好水。10~80度是很好的狀況,150度以上就嫌硬了點。
礦物質含量太多,一般稱為硬度高,泡出的茶湯顏色偏暗、香氣不顯、口感清爽度降低,不適宜泡茶。礦物質含量低者,一般稱為軟水,容易將茶的本質表現,是適宜泡茶的用水。但礦物質完全沒有的純水,口感不佳,也不是泡茶品飲好水。10~80度是很好的狀況,150度以上就嫌硬了點。
消毒藥劑含量:
若水中含有消毒藥劑,如「氯」,飲用前可使用活性碳將其濾掉。慢火煮開一段時間,或高溫不加蓋放置一段時間也可降低其含量。明顯的消毒劑直接干擾茶湯的味道與品質。
若水中含有消毒藥劑,如「氯」,飲用前可使用活性碳將其濾掉。慢火煮開一段時間,或高溫不加蓋放置一段時間也可降低其含量。明顯的消毒劑直接干擾茶湯的味道與品質。
空氣含量:
水中空氣含量高者,有利茶香揮發,而且口感上的活性強。一般說「活水」益於泡茶,主要是因活水的空氣含量高,又說水不可煮老,也因為煮久了,空氣含量會降低。
水中空氣含量高者,有利茶香揮發,而且口感上的活性強。一般說「活水」益於泡茶,主要是因活水的空氣含量高,又說水不可煮老,也因為煮久了,空氣含量會降低。
雜質與含菌量:
這兩項愈少愈好,一般高密度濾水設備都可以將之隔離,含菌部分還可以利用高溫的方法將之消滅。
這兩項愈少愈好,一般高密度濾水設備都可以將之隔離,含菌部分還可以利用高溫的方法將之消滅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